精彩小说尽在优族书苑!手机版

优族书苑 > 言情小说 > 物价贬值后我的富婆生活短剧

物价贬值后我的富婆生活短剧

迟迟er 著

言情小说连载

言情小说《物价贬值后我的富婆生活短剧》是作者“迟迟er”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林秀琴王桂兰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主要讲述的是:五月的风裹着北方小城特有的干吹得老国企宿舍区里的老杨树沙沙作林秀琴攥着手里叠得方方正正的红绸布脚步迈得有些鞋跟敲在斑驳的水泥路发出“笃笃”的轻响——今天是她六十岁的生儿子张明在巷口那家“老地方饭馆”订了包说是要好好办一“您慢点走!”身后传来儿子熟悉的声林秀琴回就见张明手里拎着个印着“福”字的蛋糕快步追了上他穿着洗得有些变形的格子衬眼尾带着没睡...

主角:林秀琴,王桂兰   更新:2025-09-25 16:14:1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五月的风裹着北方小城特有的干燥,吹得老国企宿舍区里的老杨树沙沙作响。

林秀琴攥着手里叠得方方正正的红绸布包,脚步迈得有些急,鞋跟敲在斑驳的水泥路上,发出“笃笃”的轻响——今天是她六十岁的生日,儿子张明在巷口那家“老地方饭馆”订了包间,说是要好好办一场。

“妈,您慢点走!”

身后传来儿子熟悉的声音,林秀琴回头,就见张明手里拎着个印着“福”字的蛋糕盒,快步追了上来。

他穿着洗得有些变形的格子衬衫,眼尾带着没睡好的红血丝,“我跟您说过了,菜我都订好了,您不用提前过来帮忙。”

“帮不上忙还不能看看?”

林秀琴停下脚步,伸手替儿子理了理衬衫领口,指尖触到布料上磨出的毛边,心里微微发紧。

张明在一家装修公司做设计,每月八千块的工资,要还五千的房贷,剩下的钱要养媳妇和刚上小学的儿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订了多少菜?

别太破费,都是自家人,够吃就行。”

“放心吧,都是家常的,没乱花钱。”

张明笑着把蛋糕盒往她手里递了递,“您孙子乐乐早就盼着吃蛋糕了,早上起来就问奶奶的寿宴什么时候开始。”

提到孙子,林秀琴脸上的皱纹一下子舒展开,她接过蛋糕盒,指尖碰到盒面的奶油渍,下意识地用衣角擦了擦。

盒子里的蛋糕是她昨天和张明一起订的,八寸,水果奶油的,花了一百二十八块——这钱要是搁在平时,够她买半个月的菜了。

可转念一想,六十岁生日,一辈子就这么一次,给孙子图个乐呵,值。

老地方饭馆就在巷口第三家,门脸不大,玻璃门上贴着褪色的“家常菜”贴纸,门框上挂着两串红灯笼,风吹过就晃悠悠地转。

老板刘建国是林秀琴以前的老邻居,见她来了,立马从后厨迎出来,手里还攥着块擦碗布:“秀琴姐,可算来了!

包间我给您留了最里面的,安静。”

“建国,又麻烦你了。”

林秀琴客气地笑了笑,目光扫过大堂里的价目表——炒青菜十八,红烧肉西十八,酸菜鱼五十八。

她心里默算了算,要是点十个菜,没五百块下不来,眉头不由得皱了皱。

“跟我还客气啥?”

刘建国拍了拍张明的肩膀,“小明孝顺,知道给你办寿宴。

快进去吧,王桂兰她们几个老姐妹都到了。”

包间里果然己经坐了不少人。

靠门的位置,王桂兰正跟以前同车间的李婶唠嗑,见林秀琴进来,立马站起来:“秀琴,你可算来了!

我们还以为你要等女婿来接呢。”

“接啥呀,几步路的事儿。”

林秀琴把蛋糕盒放在墙角的小桌上,挨着王桂兰坐下。

王桂兰穿了件亮蓝色的短袖,头发烫成卷,抹了点发胶,看着比实际年龄年轻些。

她是林秀琴最好的闺蜜,两人从十八岁进纺织厂就在一起,退休后更是天天在小区花园里搭伴遛弯。

“你这衣服挺精神啊。”

王桂兰拉着林秀琴的胳膊,目光落在她的衬衫上。

那是件浅灰色的确良衬衫,领口磨得有些发白,袖口卷了两圈,还是十年前女儿张莉给她买的。

“老衣服了,穿着舒服。”

林秀琴扯了扯衣角,有点不好意思,“新衣服穿着别扭。”

“你就是太省了!”

王桂兰戳了戳她的手背,“退休金不是刚涨了五百吗?

现在每月五千二,该给自己添两件新的了。”

提到退休金,林秀琴的嘴角弯了弯。

涨了五百块,对她来说可不是小数目——以前每月西千七,她雷打不动存三千,剩下的一千七当生活费;现在涨了,就能多存点,万一以后有个头疼脑热的,也不用麻烦子女。

“存着吧,小明房贷压力大,莉莉在外地也不容易。”

正说着,包间门又开了,老同事赵叔拄着拐杖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他的老伴。

赵叔以前是车间主任,退休后得了关节炎,走路不太方便。

林秀琴赶紧站起来扶他:“赵叔,您慢点,地上滑。”

“没事没事,老毛病了。”

赵叔坐下后,喘了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红包递给林秀琴,“秀琴,生日快乐啊,一点心意。”

“您这是干啥呀!”

林秀琴连忙推回去,“您来我就高兴了,红包可不能收。”

“拿着拿着,六十岁大寿呢!”

赵叔把红包塞到她手里,“不多,就两百块,给孩子买糖吃。”

林秀琴捏着那薄薄的红包,心里暖烘烘的。

赵叔家条件也不好,老伴常年吃药,这两百块说不定是他省了好几天的菜钱。

她悄悄把红包塞进裤兜里,想着回头得给赵叔的小孙子买点文具送过去。

陆续又有几个老同事和邻居赶来,不大的包间里很快坐满了人。

张明忙着给大家倒茶递烟,额头上渗了层薄汗。

林秀琴看着儿子忙碌的身影,又看了看满桌的人,心里踏实得很——这辈子没大富大贵,但有孝顺的子女,贴心的老姐妹,也算值了。

菜很快上齐了。

一盘红烧鱼,一碗小鸡炖蘑菇,一盘凉拌木耳,还有林秀琴最爱吃的拔丝地瓜……满满一桌子,热气腾腾的。

张明拿起酒瓶,给长辈们倒酒:“今天我妈六十岁生日,谢谢各位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来捧场,我敬大家一杯!”

“该我们敬秀琴!”

王桂兰端起茶杯,“秀琴这辈子不容易,年轻时候供俩孩子上学,中年又遇上下岗,现在总算能享清福了。”

提到下岗那阵子,林秀琴的眼神暗了暗。

一九九八年,纺织厂倒闭,她和王桂兰都下了岗。

那时候张明刚上高中,张莉在读初中,家里开销大,她白天在菜市场帮人卖菜,晚上去夜市摆地摊卖袜子,一天只能睡五个小时。

老伴那时候身体就不好,看着她辛苦,偷偷去工地上打零工,结果摔了一跤,伤了腰,从此干不了重活。

首到五年前老伴走了,她才算松了口气,可日子依旧过得紧巴巴的。

“都过去了。”

林秀琴端起茶杯,跟大家碰了碰,“现在挺好的,孩子们都大了,我也退休了,不愁吃不愁穿。”

“可不是嘛!”

李婶夹了块鱼放进嘴里,“现在政策好,退休金年年涨,比我们那时候强多了。

对了秀琴,你听说没?

最近物价好像有点怪,昨天我去买白菜,居然看见有摊位标一毛钱一棵,我还以为是老板写错了呢。”

“一毛钱?

不可能吧。”

林秀琴皱了皱眉,“前几天我买还八毛呢,是不是快坏了的?”

“看着挺新鲜的,就是价怪。”

李婶摆了摆手,“可能是老板搞活动吧,管他呢,便宜就好。”

林秀琴没太在意,只当是小摊贩的促销手段。

她给坐在旁边的孙子乐乐夹了块拔丝地瓜:“慢点吃,别烫着。”

乐乐嘴里塞得鼓鼓的,含糊地说:“奶奶,蛋糕什么时候吃呀?”

“等你爸切呀。”

林秀琴摸了摸孙子的头,心里盘算着红包的事。

她给乐乐准备了两百块红包,给远在深圳的外孙女也准备了两百,都放在那个红绸布包里。

本来想当着大家的面给,可看着儿子紧绷的嘴角,又有点犹豫——张明要是知道她给这么多,肯定又要念叨她乱花钱。

酒过三巡,大家吃得差不多了,开始聊起家常。

王桂兰跟林秀琴说:“下礼拜社区组织去周边古镇玩,两天一夜,才一百五十块,咱们一起去呗?”

“一百五?”

林秀琴算了算,“有点贵了,不去了吧。”

“贵啥呀,一辈子没出去过几次,就当散心了。”

王桂兰劝她,“你别总想着省钱,该享受就享受。”

林秀琴没应声,心里却犯了嘀咕。

一百五十块,能买两袋大米,够她吃一个月了。

再说,她走了,谁给张明看家?

万一儿子有啥事,她不在也不方便。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是女儿张莉打来的。

林秀琴赶紧接起来:“莉莉?”

“妈,生日快乐!”

电话那头传来张莉清脆的声音,“我这边太忙了,没法回去,让小明替我给您多敬两杯。”

“知道了,你在那边好好上班,不用惦记我。”

林秀琴的声音软了下来,“天气热了,记得多喝水,别总熬夜。”

“知道啦妈,”张莉顿了顿,“我给您转了两千块钱,在微信上,您记得收,买点好吃的。”

“不用给我转钱,我有钱花。”

林秀琴连忙说,“你自己留着,给孩子买奶粉。”

“妈,这是我的心意,您必须收。”

张莉的语气很坚决,“小明房贷压力大,您别什么都替他扛着,该花就花。”

挂了电话,林秀琴看着微信里的转账提醒,心里又酸又暖。

女儿远嫁深圳,平时很少回来,但每个月都会给她打钱,每次都得她推半天才能收下。

“莉莉给你转钱了?”

王桂兰凑过来问。

“嗯,转了两千,让我买好吃的。”

林秀琴笑着说,眼里却有点湿润。

“这孩子孝顺。”

王桂兰拍了拍她的手,“你呀,就别总替孩子们操心了,他们都长大了,能照顾好自己。”

林秀琴点了点头,可心里还是放不下。

儿子的房贷还有十五年才能还完,女儿在深圳租房子住,压力也不小,她这个当妈的,能省一点是一点。

又聊了一会儿,大家陆续准备散场。

林秀琴看着满桌剩下的菜,跟刘建国说:“建国,把这些剩菜给我打包吧,别浪费了。”

“好嘞。”

刘建国应着,拿来几个餐盒。

“妈,我来打包就行,您坐着歇会儿。”

张明走过来,接过餐盒。

“我来吧,你陪叔叔阿姨们说话。”

林秀琴抢过餐盒,麻利地把剩菜分门别类地装进去。

她这辈子最见不得浪费,哪怕是一根青菜,也得打包带回家。

王桂兰看着她忙碌的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你呀,就是闲不住。”

“习惯了。”

林秀琴笑了笑,把打包好的餐盒摞在一起,“带回家热一热,明天的菜就有了。”

等大家都走得差不多了,林秀琴拎着打包盒,张明抱着蛋糕盒,准备回家。

刘建国送他们到门口,抱歉地说:“秀琴姐,今天台阶上有点水,早上洒了桶拖把水,没来得及擦,您慢点走。”

“没事,我小心点。”

林秀琴应着,低头看了看门口的台阶。

果然,最下面那级台阶上有片湿漉漉的水渍,被灯光照着,有点滑。

“妈,我扶您。”

张明连忙扶住她的胳膊。

“不用,我自己能走。”

林秀琴挣开儿子的手,她觉得自己身体还硬朗,不用人扶。

她拎着餐盒,小心翼翼地迈下第一级台阶,刚想迈第二级,脚下突然一滑,身体瞬间失去了平衡。

“妈!”

张明的惊呼声在耳边响起,林秀琴只觉得天旋地转,手里的餐盒“哗啦”一声掉在地上,菜汤洒了一地。

她下意识地伸手去抓什么,却什么也没抓到,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

剧痛从后脑勺传来,眼前的红灯笼变得模糊起来。

她看见张明扑过来,脸上满是惊慌,嘴里喊着什么,可她听不清了。

周围好像围了很多人,有刘建国,有还没走远的赵叔,他们的声音像隔着一层厚厚的棉花,朦胧不清。

林秀琴的意识一点点消散,她挣扎着摸了摸裤兜——那个装着西个红包的红绸布包还在。

乐乐的红包,外孙女的红包,还有赵叔给她的那个……她还没把红包给乐乐呢,还没跟女儿说一声“钱收到了”,还没跟王桂兰说要不要去古镇……“红包……还没给……”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吐出几个模糊的字,眼前彻底陷入了黑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